WFU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髖部外側好痛痛 -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阿甘白天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下班會慢跑至少10公里,然而阿甘前一陣子發現跑步時髖部外側會痛,本來不以為意,最近甚至站著跟爬樓梯都會痛,連側躺壓到也會痛,讓習慣側睡的阿甘夜不成眠。於是今天下班阿甘決定先不跑步,奔向復健科診間,想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是不是電視上說的坐骨神經痛?復健科醫師聽了阿甘的描述,並且以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告訴阿甘他得了「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阿甘很擔心,會不會再也無法跑步了......


什麼是「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是髖部外側疼痛相當常見的病因。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顧名思義,是因為髖部大轉子周圍的組織出問題,主要包括三大類:
  • 髖部大轉子滑囊炎:髖部大轉子是股骨的一部分,在髖部外側,手在身體兩側自然下垂,手腕對到的地方大約就是髖部大轉子。早期因為疼痛部位在髖部大轉子的周圍,以為髖部外側的疼痛都是大轉子滑囊炎,後來才發現滑囊炎沒那麼多,反而是接下來的臀中肌及臀小肌肌腱病變佔多數,也因而正名為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 臀中肌及臀小肌肌腱病變:臀中肌及臀小肌起源於骨盆,連接到大轉子,負責髖部的外展跟內外轉等動作,因此髖部過度活動可能會造成臀中肌及臀小肌肌腱病變,甚至撕裂。
  • 髂脛束 (iliotibial band):髂脛束從髖部外側一路延伸到小腿外側,近端貼在髖部大轉子上,髖部活動時近端髂脛束會摩擦大轉子,長久下來可能造成作為大轉子與髂脛束之間緩衝的大轉子滑囊發炎,或是把髂脛束自己及周遭的臀中肌及臀小肌肌腱磨到出問題。
如果有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做這些動作時會誘發疼痛:
  • 走路
  • 長時間站立
  • 單腳站
  • 從椅子上站起
  • 上樓梯
  • 側睡,直接壓迫髖部大轉子
通常疼痛很明確在髖部大轉子周圍,如果合併髂脛束的問題,疼痛可能會沿著髖部外側往下延伸到膝蓋;但如果疼痛延伸到髖部前側鼠蹊部或是臀部,就要考慮別的病因。


為什麼會有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是常見的髖部外側疼痛原因,研究統計發現高達10 - 25%的人受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所苦,好發於跑者或是中年人,女性比男性多。下面是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 工作需要久站,例如老師
  • 跑者:馬拉松、三鐵選手、跑步機重度使用者
  • 側睡:經年累月的壓迫,真的會壓出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 體重過重
  • 脊椎側彎
  • 同時有髂脛束症候群

一分鐘判斷是不是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 直接按壓
直接按壓疼痛髖部大轉子周圍,若壓到明顯痛點,就可能是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 翹腳測試
正躺,疼痛腳彎曲,腳掌放對側腳的膝蓋上,疼痛腳的膝蓋向下壓,若髖部疼痛,就可能是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 單腳站
以疼痛腳單腳站立30秒,若髖部疼痛,就可能是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得了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怎麼辦?


雖然髖部外側疼痛以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及髂脛束症候群為多,但也有可能是髖關節炎,或是腰椎神經壓迫、梨狀肌症候群等問題,因此復健科醫師會評估是否是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或者合併其他病變。

肌肉骨骼超音波可以檢查臀中肌及臀小肌肌腱病變的程度,確認是否有肌腱撕裂或是鈣化。如果有鈣化性肌腱炎,可能會造成髖部外側劇痛。若有髖部大轉子滑囊炎,可能發現滑囊腫大或內有積液。動態超音波檢查則可以確認髖部活動時,髂脛束是否過度緊繃,在摩擦大轉子時造成疼痛或響聲。

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能須安排近一步核磁共振(MRI)檢查,確認是否有骨髓炎或是腫瘤等少見的狀況。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的治療重點是調整活動、避免髖部使用過度,以下是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的各種治療方法。
  • 急性期:疼痛難耐時,冰敷髖部大轉子,一次15-20分鐘,一天3-4次。
  • 口服普拿疼 (acetaminophen):作為優先使用的口服止痛藥,副作用較少。
  •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止痛,但勿使用超過兩週,研究顯示可能影響肌腱修復。
  • 動作調整:最重要的一環,不要翹二郎腿、側躺壓到髖部大轉子、久站;避免跑步、爬山、上樓梯、單腳站。
  • 物理儀器復健治療:治療用超音波、低能量雷射、電療、熱療等儀器有止痛或加速組織修復的效果。
  • 徒手復健治療:由治療師執行肌筋膜鬆動、軟組織按摩、髖關節活動度訓練等技術。
  • 體外震波:最大的優點是無侵入性,讓能量穿透表皮直達受傷的組織,促進修復,施打的發數與強度及頻率由醫師依臨床狀況建議。有些病人會問,體外震波跟市面上的按摩槍是不是差不多?我都以車子做比喻,法拉利跟國產車一樣是車子也都會跑,但真的開起來就是有差。震波跟按摩槍確實都是能量,但強度差異很大。2015年的統合分析研究發現,體外震波治療加上居家復健運動,治療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的效果,短期跟長期來說,都比類固醇注射更好!
  • 超音波導引注射:經由超音波導引,復健科醫師可以精準注射、治療患處:
  1. 類固醇:若是髖部大轉子滑囊炎,超音波導引將積液抽出後注射類固醇至滑囊內,可以快速緩解疼痛;然而若是臀中肌、臀小肌肌腱病變,或是髂脛束的問題,因為本質是過度使用而不是發炎,類固醇雖然可以緩解症狀,但是對組織長期來說反而有害,如果痛到受不了時可以考慮類固醇注射暫時度過難關,但要跟醫師好好討論利弊。
  2. 高濃度葡萄糖:利用高濃度葡萄糖刺激肌腱自我修復,優點是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傷害,但理論上效果比起PRP會差些,且通常需要治療不只一次。
  3. 高濃度自體血小板 (Platelet-rich plasma, PRP):相較於高濃度葡萄糖是刺激組織自我修復,PRP更進一步,直接將生長因子送到需要修復的組織。系統分析研究顯示,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經過PRP注射治療後,3個月內就會有改善,注射後12個月效果持續,因此長期而言是比較建議的治療方法。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的復健運動


  • 伸展髂脛束
  1. 不痛側手叉腰、腳在前
  2. 痛側手伸直抬高、腳在後
  3. 身體向不痛側彎曲,伸展髂脛束
  4. 維持10秒鐘,然後休息10秒鐘,一個循環做10次,一天做3個循環



  • 髖部外展肌力訓練
  1. 側躺,腿部繞一圈彈力帶,疼痛側髖部在上
  2. 疼痛側髖部抬高,拉開彈力帶到大腿稍覺緊繃
  3. 維持10秒鐘,然後休息10秒鐘,一個循環做10次,一天做3個循環



  • 骨盆擺盪運動 (Pelvic rock exercise)
  1. 雙手及雙膝支撐身體,膝蓋在髖部正下方
  2. 背部拱起呈C型,維持10秒鐘
  3. 放鬆,背部打直往地面下沈,維持10秒鐘
  4. 休息10秒鐘,一個循環做10次,一天做3個循環


仁仁好關鍵

  1.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是常見的髖部外側疼痛原因,最常見的原因是臀中肌及臀小肌肌腱病變,也可能是髖部大轉子滑囊炎或髂脛束過於緊繃
  2. 常見於工作久站、長跑者、習慣側睡、體重過重、脊椎側彎,以及有髂脛束症候群的人
  3. 症狀主要是髖部大轉子周圍疼痛,此外走路、長時間站立、單腳站、從椅子上站起、上樓梯、側睡等動作也會造成髖部外側疼痛
  4. 動作調整是治療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避免復發最重要的部分!體外震波、PRP注射及居家復健運動可治療已經造成的傷害

陳渝仁醫師的門診資訊


參考資料
  1. Mani-Babu, S., Morrissey, D., Waugh, C., Screen, H., & Barton, C. (2014). The Effectiveness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in Lower Limb Tendinopath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3(3), 752–761.
  2. Segal, N. A., Felson, D. T., Torner, J. C., Zhu, Y., Curtis, J. R., Niu, J., & Nevitt, M. C. (2007). 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 Epidemiology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88(8), 988–992.

歡迎社群分享。如需全文轉載編輯,請與我聯絡 drpainlesstw@gmail.com,禁止修改文章內文,禁止商業使用,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陳渝仁醫師保留著作權 © Yu-Jen Che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