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4月25日 星期日

坐立難安的坐骨神經痛 ,跟你想的不一樣!

         林杏青 醫師


運動傷害有痛就要吃消炎藥嗎?

作者:陳渝仁 醫師          
         黃佳鴻 藥師


「止痛新觀念,消炎才有效」,鋪天蓋地的廣告下幾乎人人朗朗上口,姑且不論其他疾病,對運動員及運動愛好者來說,這是正確的嗎?

研究指出,奧運運動員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的比例比同年齡的人高出許多;參與足球世界盃的球員更是有超過一半的球員在賽程中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

運動風氣盛行的今天,不只運動員,運動愛好者也常常為了減低疼痛、讓運動表現更好而使用止痛藥,而「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是最常被使用的。

儘管許多運動相關組織呼籲減少止痛藥的使用,以免造成短期或長期的副作用,但止痛藥的使用率仍居高不下,甚至因為取得的方便性,使用的人比統計數字更多。

接續乙醯胺酚的討論,這篇文章將探討最常使用的止痛藥——「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在科學證據的安全性以及作用。



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NSAIDs)安全嗎?


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NSAIDs)具有解熱鎮痛及消炎的效果,但可能會破壞胃黏膜及影響腎血流,甚至造成腸胃道出血、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腎功能損傷等狀況。曾有研究指出,馬拉松選手發生腸胃道出血、血尿、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隨著NSAID的使用量上升而提高。

雖然以上提到的副作用並不是人人都會出現,也不會因短期服用便產生終身不可逆的傷害,但此風險隨著用藥種類、用藥時間長度、及病人本身體質相關,故在使用前,應由醫師審慎評估患者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對NSAIDs過敏的人不少,研究指出每1000人當中約有10~30人,而且只要對一種NSAIDs過敏,對於其它NSAIDs類的藥物也有很高的過敏機率。對NSAIDs的過敏反應多為輕微過敏,如皮疹、臉部周圍腫等,停藥或服用抗組織胺便會改善,但嚴重則可能引起支氣管收縮、氣喘發作。

對運動員使用NSAIDs藥物的另一個考量是,由於非選擇性NSAIDs會影響血小板凝集而影響凝血功能,需肢體碰撞的運動員使用時要注意可能提高出血風險。



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能增強運動表現嗎?


先說結論, NSAIDs雖可減少運動傷害所引起的發炎反應,但對於運動表現可能有不好的影響。

研究指出,NSAIDs會減少運動過後的組織合成反應,長期來說會阻礙肌肉量的增長與力量的提升,而高劑量NSAIDs對於肌肉的影響更為顯著。有趣的是,選擇性COX-2 inhibitor (第二代NSAIDs如Etoricoxib、Celecoxib)並不會減少人體肌肉蛋白的合成,這可能與肌肉蛋白合成主要是由COX系統中COX-1所主導有關。


不用消炎藥如何緩解運動疼痛?


看到這裡,也許你下次使用消炎藥之前會有些疑慮。沒關係,如果是一般的關節扭傷或肌肉拉傷,可以先依照以下的PRICE原則處理:
  • P (protection):保護患處,例如使用拐杖走路,避免扭傷的腳踝持續著地受力。
  • R (rest):休息,減少運動或活動量,但並不是完全不動,患處還是需要稍微活動,加速循環及修復。
  • I (ice):冰敷減少腫脹,一次10-15分鐘,每次間隔1-2小時。注意勿使表皮凍傷或產生感覺麻木的狀況。
  • C (compression):使用彈性繃帶加壓患處,減少腫脹並有支撐效果。注意不要綁太緊導致肢體麻木或表皮顏色改變。
  • E (elevation):抬高患處,加速組織液回流減少腫脹。

要提醒的是,如果運動傷害處持續疼痛甚至惡化,建議找復健科醫師檢查,確認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是否有受傷、需要進一步處理或復健治療。



結語


NSAIDs消炎藥的使用對運動員及運動愛好者來說猶如房間裡的大象,雖然明顯卻被集體視而不見。

消炎藥有可以迅速緩解疼痛因此被廣泛使用,然而其副作用及對肌肉合成的長期影響是應該被考慮的。學界也有越來越多的聲音,希望體育界,包括教練、運動醫學醫療團隊等專業人員都該更加重視這個議題。運動是很美好的事,因此更該正確使用藥物,讓運動生涯安全而長久。

參考資料

  1. Baldwin Lanier A. Us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llowing exercise-induced muscle injury. Sports Med.2003;33(3):177‐185. High prevalence of medication use in professional football tournaments including the World Cups between 2002 and 2014: a narrative review with a focus on NSAIDs. Br J Sports Med. 2015;49(9):580‐582. 
  2. Kuster M, Renner B, Oppel P, Niederweis U, Brune K. Consumption of analgesics before a marath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gastrointestinal and renal problems:a cohort study. BMJ Open. 2013;3(4). 
  3. Lilja M, Mandic M, Apro W, et al. High doses of anti-inflammatory drugs compromise muscle strength and hyper-trophic adaptations to resistance training in young adults. Acta Physiol (Oxf). 2018;222(2). raining in young adults. Acta Physiol (Oxf). 2018;222(2).
(原文刊登於Heho健康網站)

歡迎社群分享。如需全文轉載編輯,請與我聯絡 drpainlesstw@gmail.com,禁止修改文章內文,禁止商業使用,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陳渝仁醫師保留著作權 © Yu-Jen Chen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4月4日 星期日

拜登跌倒腳骨折 足踝傷害怎麼治?

         林杏青 醫師


日前美國總統當選人喬・拜登 (Joe Biden)在跟牧羊犬玩耍時不慎跌倒,造成足踝的楔狀骨 (cuneiform)骨折,雖然不需要開刀,但接下來的數週,需要穿著步行靴 (walking boot)支撐輔助行走。究竟足踝傷害評估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受傷之後的復健以及回歸職場/運動場域有什麼原則呢?

不過就是足踝扭傷,還好吧!


足踝部分為前中後三個部分。後足作為小腿與足踝的轉折,包含從踝關節 (talocrural joint)到及距舟關節 (talo-navicular joint)和跟骰關節(calcaneal-cuboid joint),也是最容易受傷的區域。中足與前足的活動度相對較小,但依然可能發生壓力性骨折 (stress fracture),例如拜登這次發生骨折的楔狀骨就是中足的一部分,短跑選手及芭蕾舞者都是中足壓力性骨折的高危險群。足踝部除了骨頭,還有許多肌腱及韌帶負責動態及靜態穩定,足踝傷害即使沒有造成骨折,若傷及肌腱及韌帶,可能影響步態穩定度,甚至造成慢性疼痛。足踝雖小,其重要性不容小覷!


如何評估足踝傷害?


初步要評估是否有骨折的可能性。根據疼痛的外觀、位置以及受傷後行走的狀態,醫師會判定是否需要X光檢查 [1],而當X光無明顯異常但仍懷疑有骨折時,醫師會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當骨折的可能性被排除而懷疑有肌腱韌帶受傷時,肌肉骨骼超音波是很好的檢查工具,復健科醫師可以即時檢查是否有肌腱韌帶撕裂或是關節積血的情形,並視情況實施超音波導引抽吸出關節內積血,避免對關節軟骨造成傷害。


急性期處置原則


對於未移位或僅有少量移位的碎片穩定的骨折,可以保守治療。較嚴重的骨折需要以石膏固定,在固定之後視癒合程度逐漸開始進行活動度、肌力訓練,減少疼痛、腫脹、僵硬、肌肉萎縮。足踝急性軟組織傷害的處理原則則是以保護、壓迫及抬高患部,並且避免使用過度的消炎藥物阻礙組織癒合。

腳踝骨折後居家訓練



運動訓練示意圖


圖1

圖2

圖3

圖4

回歸工作及運動


受傷之後,許多人關心的是何時可以回復正常生活。一般足踝扭傷約兩週可以回復靜態活動,四週可以從事一般性運動。若傷到肌腱韌帶則需六到八週才能正常生活及運動。不移位的骨折更是需八到十二週的恢復時間 [2]。然而在恢復的過程中,應在監督下逐步訓練肌力及關節活動度。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病人足踝傷害後留下慢性疼痛的問題,復健科醫師可以使用高解析度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軟組織,視損傷情形實施增生療法注射,促進組織修復。

結語


小小的足踝承受全身的重量,扭傷及壓力性骨折常發生在運動愛好者身上。正確的認識足踝受傷的處理原則及居家訓練方式,能讓我們儘速回歸正常生活,享受運動的快樂!

(運動訓練示意圖:感謝新莊卓新復健科診所院長 卓彥廷醫師 提供)

陳渝仁醫師的門診資訊


參考資料
  1. Accuracy of Ottawa ankle rules to exclude fractures of the ankle and mid-foot: systematic review. BMJ 2003;326:41
  2.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nkle sprains: update of a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guideline. Br J Sports Med 2018 Aug;52(15):956

歡迎社群分享。如需全文轉載編輯,請與我聯絡 drpainlesstw@gmail.com,禁止修改文章內文,禁止商業使用,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陳渝仁醫師保留著作權 © Yu-Jen Chen all rights reserved

神的弱點:阿基里斯腱受傷如何治療、訓練?

         林杏青 醫師



運動傷害的左右為難:可以吃普拿疼嗎?

作者:陳渝仁 醫師           
         黃佳鴻 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