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渝仁 醫師
什麼是「迅吃」?
迅吃(cluttering)是一種言語(speech)流暢度的障礙,特徵包括:
- 說話速度有時太快、有時不規則
- 語句在不適當的地方停頓、停頓使用不佳
- 語句中有不當的重複、刪去或重複音節
- 言語不流暢為非口吃式的不流暢多於口吃式不流暢
- 構音不精確
- 合併注意力及專注力問題
- 合併敘事及思考組織問題
- 對於自身言語問題覺察度相較口吃者較差
相較於口吃,迅吃的孩子說話感覺像是清楚的,因此很容易被忽略,然而若不處理,孩子可能不會意會到溝通不順的原因,不去修正的話可能影響社交互動及學習表現。

為什麼孩子會迅吃?
據統計,每100個學齡的孩子就有1個有迅吃。相較於口吃,迅吃被發現的時間一般較晚,平均要到8歲才被診斷治療,主要跟這個時期的孩子的社交及學業需求更高,問題才更明顯。此外,如果要求迅吃的孩子把語速降低並且留意,迅吃的狀況會暫時改善,然而也就因為會暫時改善,就更容易被忽略。
迅吃背後的明確生理機制尚未明朗,然而迅吃常會伴隨部分疾患,包括:
-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妥瑞氏症(Tourette's Syndrome)
- 學習障礙
- 聽覺處理障礙(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
- 語言組織困難(language organization difficulties)
迅吃跟口吃一樣嗎?
語言病理學認為口吃與迅吃是兩種不同的語言流暢度障礙,口吃的特色是語句會有許多非自主的打斷,例如重複音節、聲音拉長等,明顯感覺語句不流暢且有失去控制的感覺,因此也容易被發現。迅吃則是說話感覺像是清楚的,因此較易被忽略。然而研究發現,孩子常常會同時有口吃與迅吃,也因而增加診斷的難度。
迅吃的治療方法
語言治療師治療迅吃的方法相當多元,順序原則是先增進自我覺察,然後教導適當的語速技巧,再促進自我監控。其他技巧包括:
- 透過觀察聆聽者的反應,增加對於溝通停頓的認知
- 強調多音節字詞
- 強化自我控制語速及清晰度
迅吃的治療需要語言治療師與家人朋友及學校的合作,找出最適合孩子的治療方式、頻率及強度。
結語
相較於口吃,迅吃的孩子常在學齡才被診斷,然而越早診斷、越早接受治療,對孩子的成長越好。如果您的孩子有上述症狀,請不要擔心,讓復健科醫師及語言治療師團隊為孩子評估及治療。
校稿:仁生復健科診所 語言治療師 郭庭瑜
陳渝仁醫師的門診資訊
參考資料
- St. Louis, K. O., & Schulte, K. (2011). Defining cluttering: The 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 In D. Ward & K. S. Scott (Eds.), Cluttering. A handbook of research, intervention and education (pp. 233–253). Hove: East Sussex, New York: NY: Psychology Press
- Scaler Scott K. Cluttering in a School-Aged Child: Tackling the Challenges Step by Step. Semin Speech Lang. 2022 Mar;43(2):130-146
- Van Zaalen-Op 't Hof Y, Wijnen F, De Jonckere PH.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luttering and stuttering--part one. J Fluency Disord. 2009 Sep;34(3):137-54
- Myers FL, Bakker K, St Louis KO, Raphael LJ. Disfluencies in cluttered speech. J Fluency Disord. 2012 Mar;37(1):9-19
- 楊淑蘭, 陳雅資, 吳定諺, 鄭靜宜, 莊淳斐, 吳咸蘭, 周芳綺(2018)。口吃理論基礎與臨床應用。華騰出版。
歡迎社群分享。如需全文轉載編輯,請與我聯絡 drpainlesstw@gmail.com,禁止修改文章內文,禁止商業使用,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陳渝仁醫師保留著作權 © Yu-Jen Che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