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4月22日 星期五

孩子O型腿需要穿鞋墊或開刀嗎?如何運動改善O型腿?

 作者:陳渝仁 醫師 

晴晴10個月大就會走路時,家人都很開心覺得晴晴可能是神童。但隨著晴晴越來越大,晴晴的爸媽發現她站立時膝蓋無法完全併攏,下半身就像一個O型,晴晴爸媽擔心晴晴會不會是人家說的O型腿,以後如果長大O型腿越來越嚴重該如何是好。

聽說鄰居的孩子也是O型腿,去橋骨之後不但未見改善還越來越嚴重,於是晴晴爸媽趕緊帶晴晴到復健科門診給醫師評估。醫師評估過後,告訴晴晴爸媽這是「生理性O型腿」,只要密切追蹤就好,聽到醫師的答覆,晴晴爸媽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

為什麼孩子會有O型腿?


當孩子下肢伸直、雙側腳踝緊靠,若雙膝之間的距離過大,看起來像是O型,就是俗稱的O型腿(bow leg),醫學的專有名詞是膝內翻(genu varum)。若膝蓋緊靠時,腳踝之間距離過大無法併攏就是俗稱的X型腿(knocked knees),醫學的專有名詞是膝外翻(genu valgum)

胎兒在子宮內時小腿是彎曲的,因此孩子正常的發育在出生時就是O型腿,隨著孩子逐漸成長,大約在2歲時下肢會回到筆直狀態,然後3 ~ 6歲再變成X型腿,之後逐漸發育雙腿越來越直,大約到11歲時,孩子的膝蓋會回到直立或是稍微外翻(X型),而正常成人的膝蓋本來就有輕微的外翻 (5 ~ 8度),因此11歲之後有輕微的X型腿不用特別擔心。

若孩子依照上述時程發育,沒有伴隨特別症狀,例如容易跌倒、步態異常等,且雙膝彎曲的角度對稱,比較可能是「生理性O型腿」,只要密切追蹤即可,然而部分的孩子可能是需要處理的「病理性O型腿」。

這樣的O型腿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研究統計,轉診到專科醫師門診評估O型腿的孩子中,超過40%的孩子其實是生理性O型腿。40%聽起來不多,但要注意的是在美國若沒有經過轉診,多數狀況無法看專科門診,因此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孩子究竟是無傷大雅的「生理性O型腿」,還是需要進一步處理的「病理性O型腿」,若非專精兒童成長的專科醫師,很多時候也難以判斷。O型腿的孩子若有以下狀況,就要提高警覺,建議找專科醫師評估:
  • 身材矮小,明顯落後同齡孩子
  • 雙膝的內翻不對稱,一腳的彎曲幅度明顯大於另一腳
  • 當走路重量落在膝蓋時,膝蓋會向外突出 (lateral thrust)
  • 從出生到2歲這段時間,O型腿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惡化
  • 孩子超過2歲,但O型腿沒有改善
  • 膝蓋內翻角度過大
常見的病理性O型腿原因包括布郎特疾病(Blount disease)、維生素D缺乏、骨骼代謝異常疾病等等。布郎特疾病是相當常見的病理性O型腿原因,肇因於外傷或感染等狀況,使脛骨近端內側生長較慢,就可能造成膝內翻,甚至演變成長短腳、軟骨損傷,部分孩子會因此需要開刀矯正。研究發現,罹患布郎特疾病的孩子通常10 ~ 11個月大時就會走路,因此若孩子比同齡孩子早走路且雙膝內翻角度過大,建議及早評估。

要特別一提的是,部分孩子的O型腿並不是病理性,但跟下肢整體的力學有關。當髖部內轉過多,會使膝蓋內翻角度增加,因而使O型腿的角度更大,因此可以透過強化髖部外轉肌力來緩解O型腿。研究也顯示,O型腿會使腳踝距下關節(subtalar joint)的旋前(pronation)增加,因此部分O型腿較嚴重的孩子,可以考慮使用鞋墊來改善足部的活動穩定度。

一分鐘評估孩子的O型腿


出生到2歲這段時間,孩子本來就有O型腿,正常狀況應該要逐漸改善、下肢越來越直。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評估孩子的O型腿有沒有逐漸改善。

讓孩子的下肢伸直,腳踝內側緊貼。一手抓孩子的兩個腳踝,另一手放在孩子雙膝之間,評估雙膝之間的距離是幾個手指的寬度。舉例來說,一開始量是一個手指的寬度,事隔一個月後再量如果變成是兩個手指的寬度,就可以藉此評估孩子O型腿的嚴重度。


改善O型腿的復健運動這樣做

  • 大腿後肌伸展
  • 內收肌群伸展
  • 髖部外轉肌力訓練
  • 俯臥抬腿
  • 弓箭步

結語


孩子2歲前的O型腿多數是生理性O型腿,會隨著成長逐漸改善。然而若O型腿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惡化,或雙膝明顯不對稱,建議給專精兒童成長的復健科醫師評估孩子是否有病理性O型腿,以及是否合併髖部或足部問題。正確認識孩子O型腿的追蹤及處理原則,能讓孩子有良好的體態,家長也不必過度擔心。

跟陳渝仁醫師一起運動長高➜


參考資料

  1. Weiner DS. Pediatric orthopedics for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2nd ed. Jones K, ed.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Dettling S, Weiner DS. Management of bow legs in children: A primary care protocol. J Fam Pract. 2017 May;66(5):E1-E6
  3. Park SH, Lee JW, Kim JH, Tak KS, Lee BH, Suh IS. Effectiveness of Hip External Rotator Strengthening Exercise in Korean Postural Bowleg Women. Aesthetic Plast Surg. 2017 Aug;41(4):887-892
  4. Namkoong, S. R. P. L. R. (2017). The Effect of Stretching and Elastic Band Exercises Knee Space Distance and Plantar Pressure Distribution during Walking in Young Individuals with Genu Varum.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Physical Medicine, 12(1), 83–91.
  5. Van Gheluwe, B., Kirby, K. A., & Hagman, F. (2005). Effects of Simulated Genu Valgum and Genu Varum on Ground Reaction Forces and Subtalar Joint Function During Gai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 95(6), 531–541.

歡迎社群分享。如需全文轉載編輯,請與我聯絡 drpainlesstw@gmail.com,禁止修改文章內文,禁止商業使用,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陳渝仁醫師保留著作權 © Yu-Jen Chen all rights reserved